- 玉中科普
影視劇是中醫藥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
講述蒙醫藥文化與傳承的電影《第七種味道》日前奪得包括印尼雅格達電影人電影節金獎、羅馬亞洲電影節最佳影片獎等在內的多項國際大獎。以明代女醫談允賢故事為創作藍本,由劉詩詩、霍建華、黃軒主演的《女醫明妃傳》也將于近日上映,引發粉絲們強烈關注。
優秀影視劇確實是向公眾乃至向國際推廣介紹中醫藥文化的良好載體,重視中醫藥影視作品的影響力,多創作一些優秀的中醫藥影視作品有利于使中醫藥文化深入人心,推動中醫藥走出去。
一方面,影視劇的影響力不容小覷,影視劇中的中醫藥元素不僅增強了作品自身的魅力,也引發了觀眾對祖國傳統醫藥的強烈興趣?!兜谄叻N味道》中的老蒙醫感動了無數國內外觀眾,《甄嬛傳》中的太醫溫實初,《瑯琊榜》中多次挽救梅長蘇性命的藺晨公子,《羋月傳》中熟習醫術的羋月,一身醫術都增加了角色的魅力。
《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2015—2020年)》明確要求發展中醫藥文化產業,創作科學準確、通俗易懂、貼近生活的中醫藥文化科普創意產品和文化精品。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黨組學習中心組學習貫徹五中全會精神的講話中也指出,要完善中醫藥文化傳播體系,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互聯網等大眾傳播媒體的優勢,構建新技術背景下的中醫藥健康文化現代傳播體系,創新中醫藥健康文化傳播的方式和載體,通過科學準確、通俗易懂、貼近生活的中醫藥文化科普創意產品和文化精品等新形式,大力宣傳中醫藥文化。
另一方面,正是由于影視劇強大的傳播力,一些不準確甚至存在謬誤的中醫藥內容也更容易誤導觀眾。比如《甄嬛傳》中診脈驗孕可以判斷“胎兒活不過一個月”,佩戴含有麝香的香囊可導致滑胎等有過分夸大之嫌,《羋月傳》中稱淡竹葉又叫碎骨子,“孕婦服之,更具打胎滑胎之效”,其實兩者是同一植物的不同部分,淡竹葉并無“滑胎”之效。沒有一定中醫基礎的觀眾常常信以為真。
中醫藥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后還會被不斷運用于影視作品內。為了避免不準確信息對中醫藥文化傳播造成負面影響,中醫藥人更應主動參與。
運用好影視劇這一重要載體,首先需要中醫藥界主動牽頭拍攝一些具有感染力和影響力的好作品。《第七種味道》就是由內蒙古國際蒙醫醫院聯合攝制,并參與投資的。同時應注意挖掘中醫藥文化中具有普世價值的元素,以情感人,不能拍成“宣傳片”。比如《第七種味道》中老蒙醫仁愛濟世、甘露眾生的無私奉獻精神,兩代蒙醫之間的觀念沖突,草原壯美的景色、獨特的風俗文化,就產生了超越民族、國家的強大感染力。
其次,也要“當好配角”,在《甄嬛傳》、《瑯琊榜》、《羋月傳》中,中醫藥元素都不是影片的主線,卻客觀上起到讓中醫藥文化深入人心的作用。當前,中醫藥振興發展正迎來天時、地利、人和的大好時機,每一個中醫藥人都應把自己視為中醫藥文化傳播的使者,增強傳播意識和主動性。(摘自《中醫中藥秘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