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中科普
寶寶每天眼淚汪汪到底是怎么了?別慌,這樣推拿最有效!
小寶寶出生不久,眼睛總是淚汪汪、眼屎也多,家長要警惕可能患有鼻淚管阻塞!早發現,大多數新生兒通過淚囊按摩就能完全治愈鼻淚管阻塞,不過要把握8個月內的關鍵治療期,才能免除手術!
很多家長會發現,寶寶沒哭,眼睛卻總是“淚眼汪汪”,這很可能是先天性鼻淚管阻塞。先天性鼻淚管阻塞非常常見,是兒童眼科門診的常見病和多發病。發病原因是由于鼻淚管管道化過程缺陷,鼻淚管下端較為狹窄,容易因代謝產物、脫落上皮、炎性分泌物或鼻中隔偏歪擠壓等因素導致堵塞。一旦堵塞,眼淚不能通過淚道排入鼻腔,出現淚液外溢,稱“淚道阻塞”,如果淚液不能正常排泄而儲留于淚囊,伴發感染,釀成膿液,稱“淚囊炎”,其主要表現是時常溢淚或眼屎增多。先天性鼻淚管堵塞的嬰幼兒,多患有淚囊炎。
先天性鼻淚管阻塞的患兒,一部分在出生1個月左右會自然緩解或痊愈。出生后8個月以前,可采取保守的治療方式,通過局部熱敷配合推拿的方式幫助疏通,大多可以治愈。8個月至1歲半,鼻淚管阻塞自行改善的機會就很小了,可選擇淚管探通術,約有90%的患兒一次手術治愈,少數需要再次手術。
淚管探通術會對患兒造成的一定心理傷害,推拿對于鼻淚管堵塞和淚囊炎均有很好的療效,推拿產生的內壓,能將鼻淚管末端閉合的薄膜穿破而治愈,從而減少患兒的心理傷害,免除手術的痛苦。在此,將推拿的部位和手法介紹給大家,家長通過自行學習在家推拿,可及時幫助患兒早日康復。
推拿方法:
推拿前準備:先洗凈雙手,并剪短指甲,患兒平躺或由家長橫抱,仰面朝上,在患兒面部兩側內眼角與鼻梁之間的位置涂抹適量撫觸油。
將食指和中指指腹分別放在兩側內眼角與鼻梁之間的位置,以均勻的力量向下連續壓揉5-6次,然后放開,再壓揉5-6次,再放開,如此循環10次,約1分鐘。
將食指、中指指腹分別放在兩側內眼角與鼻梁之間的位置,向內眼角方向推擠50-60次,約1分鐘。
用食指、中指指腹從兩側內眼角沿鼻旁自上而下至鼻翼,順著鼻淚管方向上下推按,重復30~40 次,約1分鐘。
上述方法每天按摩2-3次,每次總共約3-5分鐘。
注意事項:
1、嬰幼兒皮膚柔嫩,家長按摩時要剪短指甲,要使用撫觸油作為按摩的介質。
2、推拿時要固定好寶寶頭部,以防寶寶哭鬧轉頭時手指誤傷患兒眼睛。
3、部分寶寶在按摩時哭鬧而產生淚液,在按摩過程中有淚液沖刷更有利于淚道的疏通。
4、單側的淚道阻塞,推拿治療也需雙側同時操作,更有助于淚道的疏通。
(通訊員:李樹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