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創新驅動醫院高質量發展 | 玉溪市中醫醫院脊柱外科成功開展顯微鏡輔助下纖維環縫合技術
堅持技術創新驅動醫院高質量發展,以新技術為常規手術賦能,讓優質醫療服為更多腰椎間盤突出患者提供幫助。玉溪市中醫醫院脊柱外科于近日順利完成一臺顯微鏡輔助下椎間盤髓核摘除聯合纖維環縫合手術。
患者67歲男性,無明顯誘因出現腰臀部疼痛伴雙下肢麻木半月余,左下肢癥狀較重,感左小腿外側、左足背麻木,右足底麻木,活動后加重,期間曾保守治療,癥狀緩解不理想,患者為求系統診治,遂來院就診。
脊柱外科團隊為患者進行了詳細的專科查體及影像學輔助檢查,診斷為:L4-5節段腰椎間盤突出癥,伴腰椎椎管狹窄癥,收入住院治療。綜合評估患者病史、年齡、椎間盤退變程度、椎間隙高度等多方因素,為患者制定了“顯微鏡輔助下椎間盤髓核摘除聯合纖維環縫合手術”的治療方案。
病例分享:
患者術前影像資料
患者男性,67歲,因“腰臀部疼痛伴雙下肢麻木半月余”入院。
診斷:L4-5節段腰椎間盤突出癥,伴腰椎椎管狹窄癥。
手術方案:顯微鏡輔助下椎間盤髓核摘除聯合纖維環縫合手術。
脊柱外科團隊正在為患者進行纖維環縫合術
技術先鋒
顯微鏡輔助下椎間盤減壓聯合纖維環縫合技術的臨床應用,相對于傳統開放手術,顯微鏡輔助使手術精準化、創傷小;而纖維環縫合技術是通過對減壓后的椎間盤上纖維環破口的及時閉合修復手段,達到對椎間盤完整形態的修復目的,降低術后復發率,減少二次手術對患者帶來的創傷;同時該技術對促進纖維環愈合、維持椎間盤原有生理功能具有積極作用。兩種技術的完美結合,實現了為患者提供精準+微創+修復的完整治療方案。
纖維環縫合技術特點:
即刻閉合纖維環的破口,顯著降低椎間盤內殘留髓核受力后從纖維環破口處再突出的幾率。
降低椎間盤內炎性介質釋放對神經根的刺激,減輕病人術后疼痛,提高患者術后生活質量。
減少術后瘢痕形成和神經根粘連。
更多的保留了正常的髓核組織,保留了椎間盤功能,保住了患者的原裝結構,符合微創手術的理念。
纖維環縫合技術臨床意義:
纖維環縫合術是對造成椎間盤突出癥狀的病因,即損壞的纖維環進行修復。椎間盤突出的根本原因被治療,因此,可以認為纖維環縫合技術是一項重在“治本”,最終實現“標本兼治”的脊柱修復重建技術。
在椎間盤減壓基礎上開展纖維環縫合技術,可以培養術者養成良好的減壓習慣,在不擴大纖維環原有缺損的同時避免過度摘除正常髓核組織,閉合纖維環破口,保留椎間盤結構完整的同時有利于椎間盤功能的恢復,重建神經組織自然環境。
隨著PRP、干細胞和分子生物等再生治療技術的實驗研究,纖維環縫合技術實現的椎間盤物理形態修復已成為椎間盤再生治療的前提和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