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后一次骨折”,85歲老人再次站起來了!
俗話說:“老怕摔”。很多老年人由于骨骼質量的降低,輕輕的磕碰或者滑倒往往容易導致骨折。日常生活中,老年患者往往容易髖部骨折(如下圖),從而出現髖部疼痛、站立行走困難。對于髖部骨折,特別是其中的股骨頸骨折,極其容易出現骨折不愈合和股骨頭壞死,更為嚴重的是老年患者因為骨折長期臥床,導致嚴重的并發癥而死亡。因此常說髖部骨折是“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
近日,玉溪市中醫醫院收治了一位85歲的患者王奶奶,在4年前因跌倒致左股骨頸骨折到我院住院治療,行左側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2018年9月7日,王奶奶再次因為跌倒致右股骨粗隆間骨折至我院關節與運動醫學科(骨傷二科)住院治療,予患者行右側人工半髖關節置換,現患者已經開始下地活動。對于老人家來說,經歷了兩次“人生最后一次骨折”是“不幸”,但還能再次站立起來行走是“萬幸”。
術前影像資料
術后影像資料
導致老年人髖部骨折三大死亡原因!
1.肺部感染
髖部骨折如果不做手術,就需要長期臥床,簡單來說,臥床持續時間至少3個月,由于長期髖部疼痛,活動后加重,很難實現翻身及坐起,長期的臥床將導致肺部的分泌物很難排出,時間一長,往往容易發生肺部感染,治療不及時可能導致全身感染。
2.深靜脈血栓
患者高齡、長期臥床、高血壓病、高脂血癥、糖尿病等因素導致靜脈血流緩慢,因此以上均是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危險因素,靜脈血栓的發生一般是沉默的,對于它只能進行預防;靜脈血栓一旦發生,會發生下肢腫脹、潰瘍等并發癥,更為嚴重的是靜脈血栓一旦脫落至肺,患者可發生致命性的肺栓塞而死亡 。
3.褥瘡
長期臥床的老年患者若護理不當,在骶尾不、足跟部、肩胛部等地方容易出現經久不愈的壓瘡,壓瘡面積可逐步擴發。
4.除此之外老年患者長期臥床,活動減少,腸內營養減少,患者可出現低蛋白血癥、低鉀血癥等并發癥。
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治療的優勢
1.減輕髖部疼痛,早期翻身、坐起、下地活動。
2.減少臥床并發癥的發生,如:肺炎、壓瘡、靜脈血栓等。
3.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質量。
可以說,人工髖關節置換技術的日益成熟成為了老年髖部骨折患者的福音,為髖部骨折老年患者再次站立行走帶來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