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術上線!玉溪市中醫醫院成功開展首例先天性心臟病房間隔缺損介入微創封堵術
近日,在昆明市中醫醫院呂云主任的指導下,玉溪市中醫醫院介入手術團隊聯合超聲影像科,成功完成本院首例經皮房間隔缺損封堵術。
此次手術的圓滿成功,填補了我院相關技術空白,標志著醫院介入手術技術取得重大進步。通過開展新技術、新業務,不斷提高醫院的整體服務能力,打造醫院核心競爭力。同時,也為先天性心臟病患者提供了更優的治療選擇,有力推動玉溪地區中醫系統心臟病介入診療事業邁向新高度。
病例情況
患者陳某,男性,59歲,因“發現血壓升高半年”入院。患者于半年前鼻出血時發現血壓升高,最高血壓150/100mmHg,無頭昏、頭暈、頭疼、胸悶、胸痛、心悸、氣短等不適,外院診斷為“高血壓”,給予口服“氨氯地平片”降壓治療,近期血壓控制不穩定,為系統評估及治療高血壓收入院。入院后完善心臟彩超檢查,發現先天性心臟病:房間隔缺損(中央型),心房水平左向右分流,右房、右室增大,左房稍大,三尖瓣中等量返流,肺動脈高壓。診斷:1.高血壓2級,高危;2.先心病:房間隔缺損
手術策略
結合患者病情及檢查資料,擬進行經皮房間隔缺損封堵術。鑒于患者為中央型房間隔缺損,計劃植入一枚封堵器。在手術過程中,封堵器既要確保完全封堵缺損口,又不能對臨近瓣膜的功能產生不良影響,同時還需避免累及冠狀靜脈竇,以防影響心臟的靜脈血液回流,故手術難度較大。
術中
在呂云主任的指導下,術前仔細分析房間隔缺損的大小及毗鄰關系,充分預判了手術難度及術中可能遇到的情況。術中在多學科團隊的協作下,順利送入ASD封堵器,于預期位置完成了封堵器的精準釋放。
術后
超聲及DSA透視下確認封堵器形態良好,無殘余分流,各瓣膜活動無異常,牽拉試驗確定封堵器固定良好,遂完全釋放封堵器。患者術后恢復良好,目前出院。
封堵器展示
我院在上級醫院幫助、跨區域醫院聯動等政策的有力支持下,始終致力于心臟疾病介入診療事業,注重介入手術團隊的培養,心臟疾病介入團隊已成功開展了多項新技術,比如冠心病介入術、永久起搏器植入術、射頻消融術、冠脈震波碎石術、先心病封堵術等,標志著醫院結構性心臟病的介入綜合治療邁上一個新的臺階,也將推動醫院多學科協作診療模式得到快速發展,進一步提高了醫院的綜合服務能力,為玉溪人民提供更多的健康福祉!
相關知識延伸
先天性心臟病(先心病)是指心臟及大血管在胚胎時期發育異常,導致出生時患兒即存在心血管畸形,據統計,我國每年新增15-20萬先心病兒童,發病率高達0.8%,是我國常見的出生缺陷之一。資料顯示,在開展新生兒先心病篩查以前,12%—50%的無癥狀重癥先心病新生兒在離開產院時沒有得到診斷,而先心病一旦發病可導致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缺氧、酸中毒和缺氧性腦損傷等嚴重后果。因此,熟悉先心病的早期發現和診斷方法,對提高危重癥先心病檢出率并做出正確的醫學指導具有重要意義。
先心病介入治療技術已非常成熟,大多數先心病已不再需要外科開胸修補手術治療,介入封堵術可以幫助大多數先心病患者得到根治。與傳統開胸手術治療先天性心臟病相比,介入封堵手術具有創傷小、恢復快、安全性高、并發癥少、住院時間短、手術費用低等優點。封堵器植入后異常分流即可完全阻斷,1個月后人體自身的內皮細胞就可以覆蓋在其表面,3個月后內皮細胞就完全將封堵器包埋,不會發生封堵器脫落,該項技術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