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級中醫臨床重點專科——玉溪市中醫醫院重癥醫學科
中西醫并重 筑牢生命最后一道防線
“滴、滴、滴……”病床邊的各種儀器晝夜不停地運轉,屏幕上閃動著數字和曲線。這里是玉溪市中醫醫院重癥醫學科,是醫患與病魔抗爭的最前線。在這里,專業醫護團隊提供及時、專業、高質的救治和護理服務,竭盡所能挽救每一位患者生命,每年有近300名患者從重癥病房轉入普通病房或出院,并逐步恢復正常生活能力。
2011年:玉溪市中醫醫院在急診科的基礎上成立重癥醫學科。
2020年9月:重癥醫學科正式獨立分科運行,承擔醫院危重癥患者的搶救、治療、護理任務。
科室現有醫護人員26人,其中主任醫師1人、副主任醫師1人、主治醫師3人、住院醫師1人以及中級職稱護士14人。目前科室共有床位14張,每年轉科、出院患者達到近300人次。10多年來,重癥醫學科重視提升危重癥救治能力,重點優化拓展專科優勢病種,為危重癥患者提供基本生命支持,搶救生命,為下一步專科救治創造條件、贏得時間,筑牢生命最后一道防線。
收治病種日趨完善
重癥醫學科重視醫學專科建設,專科綜合實力較強,救治病種范圍較為廣泛,包括呼吸循環衰竭、休克、膿毒癥、膿毒性心肌病、急性腦梗死、腦出血、重癥胰腺炎、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復合傷及各種中毒等。除掌握臨床科室常用診療技術外,科室還熟練掌握心肺復蘇術、人工氣道建立與管理、機械通氣技術、中心靜脈置管術及動脈置管術、血流動力學監測技術、持續血液凈化、纖維支氣管鏡、心臟臨時起搏術、骨髓穿刺等技術,為醫院危重癥患者的救治提供了技術支撐。科室診療設備有無創呼吸機、有創呼吸機、轉運呼吸機、持續血液凈化儀、血氣分析儀、電子支氣管鏡、除顫儀、心肺復蘇機、可視喉鏡、醫用振動排痰機、空氣壓力波循環治療儀、消毒機、移動心電圖機、降溫毯、體外膈肌起搏器等。
經過多年錘煉,重癥醫學科醫護人員現已熟練掌握危重癥患者重要器官、系統功能監測和支持的理論與技能,如休克、呼吸功能衰竭、重癥肺炎、心力衰竭、中毒、嚴重心率失常、急性腎功能不全、重癥胰腺炎、各種出血、多發傷等,以及疾病危重程度的評估方法,專科綜合實力顯著提升。
重癥醫學科始終堅持“臨床—科研—臨床”的發展思路,2022年—2023年開展科研2項,科室《以彝藥小紅參、石椒草、石見穿等組方治療AECOPD痰飲停肺化熱型的臨床觀察及對氣道黏液高分泌性的影響》成功立項,并已開展臨床觀察。
積極開展中醫療法
“重癥醫學科在日常工作中,針對危重癥患者常常處于‘正氣極衰,邪氣極盛’的矛盾狀態,秉持‘中西醫并重,中醫要強,西醫不弱’的原則對患者進行搶救。”重癥醫學科主任付良說。
近年來,重癥醫學科不斷提升西醫搶救診療水平的同時,還秉持著中醫藥治療危重癥不僅可行而且有效的理念,積極開展中醫特色療法,強化重癥醫學科相關病種的中醫辨證論治規律研究,辨證使用中藥湯劑、中成藥,并利用多項科室開展的非藥物療法,對各種心腦血管急癥、休克、重癥感染、疼痛、各類農藥及其他藥物中毒等危重癥展開救治。
在治療休克患者時,科室采用鼻飼或灌腸的方式給藥,同時給予中藥針劑靜脈點滴治療;面對呼吸衰竭等危重癥患者,除進行呼吸機輔助呼吸搶救外,還通過中藥湯劑配合穴位貼敷,醒腦開竅;在治療重癥胰腺炎引起的腸麻痹時,采取特色“中藥直腸滴入治療”,取得良好效果。同時,科室還與康復科聯合開展危重癥患者、慢性衰弱患者床旁康復治療,促進患者功能恢復,深受患者家屬好評;針對長期臥床、胃腸功能較差的患者,采用益氣化濕湯治療腹瀉(濕熱中阻型),調節胃腸功能。
護理團隊專業用心
重癥醫學科患者病情危重、變化迅速、治療手段多而復雜,護理工作強度大、專業要求高,護理團隊在熟練掌握各系統危重癥患者的護理常規、設備使用方法,為患者及時提供精準、高質量醫學監護的同時,還在日常工作中加強人文關懷,為患者家庭帶來希望和曙光。
“大爹,該吃藥了。”
“大媽,我給您洗一下頭發。”
……
“零陪護”病房里,護理團隊定時為患者洗臉、洗頭、變換體位、擦洗身體、更換床單被套等,給予患者家人般的溫暖。一位85歲高齡的重癥患者在護理團隊的照料下,生活自理能力顯著提高,已能夠下床活動;長期在科室接受治療的腦干出血患者,在護理團隊的精細護理下,無壓瘡癥狀出現,營養狀況得到很好的改善……
“任勞任怨、隨叫隨到,健康宣講做得很細致、很到位。”這是患者家屬對護理團隊的評價。
患者出科室后,護士們細心教授家屬護理方法,如翻身技巧、管道清理消毒方法等。為更好地服務患者,科室還建立了隨訪微信群,與患者家屬保持聯系,隨時解答家屬疑問,第一時間獲悉患者情況并安排后續治療。
“有一位插管病人康復后,竟然走路到科室看我們。”“患者及家屬對我們工作的認可,是我們不斷前行的動力,我們會繼續努力提升護理水平,為患者健康保駕護航!”重癥醫學科護士長朱艷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