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再受折磨?中醫一招讓你輕松擺脫“姨媽痛”
俗話說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了命。
殊不知
“大姨媽”來時候的疼痛也是痛的死去活來
毫不遜色。
嚴重時影響工作和學習,
常常需要口服止痛藥來止痛。
其實止痛藥,只能是暫時緩解,長期吃止痛藥容易致胃潰瘍,下一個月還是會痛痛痛,喝姜糖水、吃甜食,只能是帶來短暫的心里安慰和滿足,月月如此還會長胖。請假、躺暖則影響工作和學習。
今天,大家的老朋友玉中婦產科老宋來給大家介紹用中醫的方法來化解“姨媽痛”。它:
點擊以下視頻詳細了解吧↓↓↓
“姨媽痛”——痛經
“姨媽痛”也即是我們常說的痛經,是指婦女正值經期或經行前后,出現周期性小腹疼痛,或伴腰骶酸痛,甚至劇痛暈厥,影響正常工作及生活的疾病。痛經是臨床常見病,亦稱“經行腹痛”。痛經多見于月經初期,常伴有頭暈、腰酸、惡心、腹瀉等癥狀。痛經嚴重者伴有面色蒼白、頭面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等。
痛經根據發病情況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
原發性痛經:生殖器官無明顯器質性病變所致的痛經。
繼發性痛經:由于生殖器官發生器質性病變,如子宮內膜異位、子宮腺肌病、盆腔炎等病變引起的痛經。
從中醫的角度看,痛經是風寒濕痰瘀等因素所致月經運行不暢。我們說的不通則痛,不融則痛,共同的病理就是血絡不通。
今天,玉中婦產科就告訴大家一個好方法:采用耳穴壓豆治療痛經,可以取得很好的療效。
耳穴貼壓是一種無創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是中國古老針灸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早在2000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用耳廓來治療疾病。在耳朵可以進行視觸探診,依據個體進行辨證取穴,然后貼豆和按壓,能夠益氣活血、舒筋通絡達到立竿見影,痛去舒來,標本兼治的效果。
耳穴貼壓
操作方法
①首先用棉簽蘸取少量醫用酒精將耳朵各部位清理干凈,避開耳洞,待干;
②取王不留行籽耳穴壓豆貼,貼于耳朵相應的穴位上,按壓耳豆出現酸麻脹痛得氣的感覺即可;
③每天輕柔重壓五次以上,每次每個穴位按壓一分鐘,直至耳朵發熱為止;
④在貼耳穴期間避免王不留行籽脫落于耳洞之中;
⑤一般耳穴壓豆貼夠三至五天即可去掉。耳穴貼壓,由輕到重、按壓各穴3-5分鐘,一般疼痛立即緩解。
治療頻次如果每月月經期正常,則可于月經來潮前、后一星期各治療1次,連續治療2-3個月經周期。
痛經的治療原則
病位在子宮、沖任,變化在氣血,根據“不通則痛”的原理,以調理沖任,補氣益血、溫經散寒、活血化瘀為主。遵循“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的原則,治療時必須“辨證求因”及“審因論治”。
掌握治療時機,從經前1周至經行停止。
注意經期衛生、勞逸結合、避免劇烈活動和精神刺激。
耳穴治療對原發性痛經療效明顯,不僅能鎮痛,對內分泌功能的調整和月經周期調節也有作用,但要徹底治愈需要連續治療2-4個月經周期。
對繼發性痛經,只能緩解癥狀,需要將引起痛經的病源治療好后,才能治愈痛經。
習慣便秘者,需要同步治療便秘。
不用吃止痛藥,不用請假休息不用喝姜糖水、躺暖被、吃甜食
月月輕輕松松度過“大姨媽”痛經就記得來玉溪市中醫醫院婦產科找痛經專家老宋~
地址:三號樓6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