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中醫藥學會第四屆會員代表大會暨中醫傳承創新發展學術研討會召開
玉溪市中醫藥學會于8月22日召開第四屆會員代表大會暨中醫傳承創新發展學術研討會。來自我市各縣(市、區)的19家會員單位151名會員代表參加了會議。
開幕式上,景明院長代表會長單位玉溪市中醫醫院為大會致辭。他肯定了上一屆學會領導班子的辛勤付出和取得的豐碩成果,表示醫院今后將繼續大力支持學會工作,并倡議學會會員為助推我市中醫藥事業創新發展共同努力。
在中醫傳承創新發展學術研討會上,云南省中醫藥學會常務副會長秦國政、云南省民族民間醫藥學會會長張超、大理州中醫醫院院長何云長及云南省中醫藥學會數字中醫專委會秘書長張小貝4位專家進行授課,授課內容分別為“提高中醫臨床療效方法之我見”“云南民族醫藥特色診療技術”“以‘互聯網+中醫藥’為手段,拓展醫院品牌建設的寬度”“構建區域遠程共享數字傳承服務體系,助推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4個專題。研討會體現了學會對中醫藥發展的高度重視,提高了與會人員對中醫藥發展的認識,開闊了視野。
云南省中醫藥學會常務副會長——秦國政
云南省民族民間醫藥學會會長——張超
大理州中醫醫院院長——何云長
云南省中醫藥學會數字中醫專委會秘書長——張小貝
在玉溪市中醫藥學會第四屆會員代表大會上,會員代表審議并通過了《學會工作報告》《財務工作報告》、新修訂的《學會章程》,以及《學會財務收支管理辦法》《選舉辦法》。大會以無記名投票的方式選舉產生了新一屆理事會成員。新當選的會長、市中醫醫院主任醫師雷翔表示,學會將團結專家學者,凝聚行業力量,引領學術進步,全面推進學會創新發展。
大力促進全市中醫藥事業發展——玉溪市中醫藥學會第三屆理事會工作回顧
四年來,玉溪市中醫藥學會第三屆理事會緊緊圍繞發展中醫藥事業總目標,以傳承和發展中醫藥理論和實踐,建立和發展中醫、中西醫專業委員會為抓手,以中醫藥健康學術交流服務為引領,主動作為,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促進了全市中醫藥事業的發展。學會被玉溪市級社會組織評估委員會評定為3A級社會組織。
一是建立和完善玉溪市中醫藥各專科專業委員會。先后成立了骨傷、肛腸、民族民間醫藥、治未病、腦心同治、藥學、針灸推拿、糖尿病、中醫急診、中醫護理、肺系病、中西醫結合心臟康復、中西醫結合婦產、中西醫結合重癥、中西醫結合骨傷、中西醫結合小兒骨傷等16個專業委員會。各專委會積極開展開活動,為提高全市中醫藥各專業學科水平發揮了應有作用。
二是各專委會積極開展學術交流和科學普及工作,推動了各專業學科發展。舉辦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研討班、學習班38期,引導和推進了各會員單位及區域的專業服務規范。完成了市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23個,省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14個,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1個。聘請專業學科帶頭人主講專家359人次,其中省外專家31人次、省內專家125人次、市內專家203人次。培訓了來自本市和外州(市)各類醫療機構的醫務工作者3000余人次。培訓和研討的內容包括中醫臨床專科、專病,中西醫結合臨床診療和醫院管理等方面內容。問卷調查顯示,參訓人員滿意率達96%,促進了我市中醫藥醫療服務質量的提升。
三是主動服務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促進醫療資源下沉。學會根據基層醫務人員對中醫藥技術的需求,在易門縣和紅塔區舉辦了“常用中醫適宜護理技術操作規范培訓班”2期。153名醫務人員經考核合格,頒發玉溪市中醫藥學會中醫適宜技術操作規范合格證書。培訓和考核的內容為艾條灸、穴位按摩、平衡火罐、耳穴壓籽、中藥穴位貼敷、易筋經靜立功法等6項。
四是充分發揮學會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激發會員單位發展中醫藥事業的活力。聯合會員單位玉溪衛生學校舉辦“中醫適宜技術母嬰保健服務培訓”2期;為鄉鎮、社區和民營醫院培訓中醫藥傳統技術人員168人;指導會員單位舉辦學術交流會8次;指導4個會員單位完成科研立項和結題工作;指導3個會員單位完成舉辦市級繼續醫學教育研討學習班項目申報工作;指導會員單位開展臨床、科研、管理學術交流3次;助力藥學專業委員會成立玉溪市中藥飲片質量控制中心。
五是開展“三下鄉”和基層義診活動。聯合市科協、市風景園林學會及相關會員單位,深入通海、峨山、華寧、江川區等地農村,開展科普知識“三下鄉”及基層義診活動6次,服務群眾500余人,免費發放藥品56種500余盒(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