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至上,用心服務,玉中有溫情 ——改善就醫感受 提升患者體驗,我們一直在行動
提升患者體驗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聚焦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元化護理服務需求,醫院深入開展“改善就醫感受提升患者體驗”專項行動,將優質護理服務貫穿于患者就診前、診中、診后全過程,努力使診療環境更舒適、流程更便捷、溝通更有效。全院各科室勇于創新,在“改善就醫感受提升患者體驗”主題活動中積極“想妙招、出實招”,開展了一系列優質護理服務新舉措。
健康驛站“碼”上知道
為提高健康宣教效果,拓寬健康宣教新平臺,醫院積極打造健康驛站,推出“二維碼”健康宣教新舉措。
走進醫院各個科室,可看到一面面特殊的“墻”,墻上有多個二維碼,每個碼背后都匯集了各專科疾病知識及相關的檢查指導、功能鍛煉、注意事項等。患者只要打開微信掃一掃就能“碼”上知道,實現一看就懂,方便快捷的功能。二維碼健康宣教模式緊跟現代化科技信息發展步伐,體現了健康教育數字化、實時性、專科性、個性化的特點。
運動達人 中醫養生功法練起來
“李大爺,您起床啦……”“王嬢嬢,我扶你到大廳做操啦……”清晨,推拿科的護士們按照分工有序召集病患來到大廳開展中醫傳統功法——“八段錦”養生功操。
中醫傳統功法作為中醫養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獨立完整的健身體系,每節動作都蘊含著獨特的健身功效,如調理臟腑、疏通經絡、增強氣血運行等。八段錦作為一種古老的中國傳統健身氣功,有著“千年長壽操”的美譽,它以簡單易學、節奏溫和、鍛煉效果極佳深受大家的喜愛,曾被古代稱為“國民健身操”。
在悠揚悅耳的音樂聲中,患者在護士的帶領下認真學習著八段錦的動作要點,一招一式舒展自然、柔和連綿、張弛有度、意動形隨,展示了八段錦的獨特魅力,也彰顯了中醫的文化特色和人文關懷。
“延續護理”上門服務讓愛延續
為精準對接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的護理服務需求,積極推行院前、院中、院后一體化服務模式,將護理服務延伸至出院后及家庭,使住院患者的院外康復和連續治療得到科學、專業、便捷的技術服務和指導,增強患者就醫滿意度與依從性,降低患者再入院率,醫院積極開展延續護理上門服務工作。
用心守護
近期,重癥醫學科一名94歲高齡、呼吸衰竭的患者經過醫護人員齊心協力的精心治療與悉心照料后病情逐漸穩定,可以出院返回家中休養。但回家后,仍需要留置尿管并定期更換。家屬擔心患者高齡來回更換尿管不方便,并且對尿管的相關護理知識也不太了解。責任護士了解到相關情況后,立即向科室護士長作了報告,并按照尿管護理的措施為該名患者制定了延續性護理上門服務計劃。
與患者家屬充分溝通及告知后,在雙方約定下,11月30日,科室護理人員攜帶相關用物來到患者家中,為其進行了尿管的更換,并了解了患者的病情、皮膚情況等,同時進行了呼吸衰竭、留置尿管相關健康知識宣教。患者及家屬們為醫護人員們的敬業精神和專業精神感動,連連點贊。
今年以來,醫院組建團隊,制定“開展延續性護理上門服務工作方案”,積極為術后康復期患者、慢性病控制不佳反復入院、留置各類管道長期帶管患者等開展延續性上門護理服務共計64人次,實現“患者少跑路,優護送到家”的目標。
用心服務 小細節暖人心
“您好,醫生,有針線盒子嗎?我的衣服紐扣掉了。”“有紙筆嗎?我要記個電話號碼……”患者及家屬在就診或住院過程中,可能會遇到類似“求助”,這也是患者在醫院里最簡單實際的小需求。為了方便患者,門診辦、急診外科等科室在導醫臺、護士站放置了便民服務箱,內置針線盒、紙筆、衛生紙、吸管、紙杯、口罩、糖果等,以便就診患者應急需要。
在肛腸科一角,科室設置了由一面“心愿墻”和一個“交流箱”組成的小小“護患溝通角”,患者可以在上面寫上一些心愿或祝福,也可以寫上住院的感受或意見建議。走進心愿墻,上面貼滿了患者手寫的便利貼,有感謝、有祝福,字里行間流露出樸素而又真誠的情感。小小心愿便利貼在這里被賦予了更大的意義,不僅拉近了護患之間的距離,也增強了護患之間的理解和信任。
改善護理服務,持續提升患者就醫體驗,玉溪市中醫醫院一直在行動。今后,醫院將聚焦患者“急難愁盼”問題,持續優化服務流程,深化服務內涵,擴大服務范圍,豐富服務內容,提升服務水平,滿足患者多元化、個性化就診服務需求。
上一篇:共同守護針尖上的安全——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靜療專家團隊到我院開展靜療工作專題指導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