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群眾需求 找準服務定位 | 玉溪市中醫醫院“中醫生活化”融合發展走出新高度
中醫藥具有貼近人民群眾日常生活、簡便廉驗的特點和優勢,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蘊含獨特的生活智慧。隨著中醫“治未病”理念的深入人心、在群眾需求多元化、個性化的當下,歷經數千年的中國傳統醫學也被不斷注入新意、換上新裝,變得更加生活化,快速融入群眾的生活中。
玉溪市中醫醫院精準聚焦群眾需求、精準服務定位,緊密貼合玉溪市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范項目目標,不斷突破思維、提升內涵、持續推動中醫生活化,在促進中醫藥融入生活上守正創新,走出了一條行之有效的新路徑,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高效的中醫醫療服務。
“烏梅湯2.0”掀起中藥茶飲養生新熱潮
“口感清爽、價格便宜,體驗感很好。”今年夏天,中藥茶飲成為眾多年輕人社交圈里的養生“新寵”。玉溪市中醫醫院治未病科基于傳統中醫藥理論,兼顧地域氣候、人體體質、節氣等,精心推出了升級版的“烏梅湯2.0”,以烏梅、丹參、荷葉、山楂、陳皮、甘草、玫瑰花等多味中藥材為原料,具有解暑生津、健脾開胃、祛濕降脂、化痰降濁、活血化瘀等藥效,更適合玉溪本地人群飲用。幾塊錢一付的中藥代茶飲、性價比高,大家在享受美味的同時,還能更好地調養身體。“烏梅湯2.0上線一個月已開出了3000余劑,深受廣大市民喜愛”治未病科主任洪欣說道。
“烏梅湯2.0”深受市民的青睞,不僅展示了中醫藥文化的獨特魅力,也凸顯了當代年輕群體對中醫藥文化的高度推崇和認可。中醫藥文化正在不斷的創新下煥發出別樣的價值,這股強勁的中醫新潮流,正以更豐富的形式融入大家的生活中。
“第十七屆三伏天灸”敷貼量創新高
中醫貼近生活,不僅助推了群眾培養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提高了群眾的健康意識的提高及對傳統中醫療法的認可,“三伏天灸”這一古老的中醫療法在大家的認可中,煥發出新的活力。
“三伏天灸”療法又稱“三伏貼”,有著兩千多年的歷史,主要在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進行,利用這個時期人體陽氣最旺盛的特點,將特定的藥物敷貼于穴位或患處,以達到溫陽散寒、驅邪治病的效果。因其適應癥廣、療效顯著,費用低廉等特點備受廣大市民的信賴。玉溪市中醫醫院開展“三伏天灸”治療已有17年,是玉溪市冬病夏治“三伏天灸”治療的優選機構。院內中醫專家們對敷貼治療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在傳承傳統療法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在藥物研制、貼敷方法、穴位選擇、時間要求等方面有獨特見解,造就了“三伏天灸”高效的秘訣。
“好多同事都來敷貼。我也來試試。”正在排隊等待敷貼的市民說道。在這個炎熱的夏季,越來越多的市民到醫院敷貼,體驗天灸的魅力。據統計,玉溪市中醫醫院“第十七屆三伏灸”敷貼量現已突破7000人次,創歷年新高。
中醫藥治療滿足群眾多樣化的需求
近年來,玉溪市中醫醫院持續推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工作,提升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與應用,可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層次多樣化的中醫藥診療需求,如近來較熱門的新疆吐魯番“祛濕之旅”,市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一站式”“零距離”的中醫藥祛濕服務。
“祛濕氣首先應健脾,即中醫所說的標本同治”,門診中醫綜合治療區副主任護師呂瑩介紹道。
三伏天灸
玉中院內開展的“三伏天灸”可調動人體陽氣、祛除邪氣,從而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艾灸
玉中艾灸則具有補陽祛寒、補中益氣、通經活絡,活血化瘀之功效;
督脈灸
玉中督脈灸在生姜和艾絨的完美結合下,發揮著溫補陽氣、散寒驅邪,活血通絡的作用,還可有效預防或治療冬病夏治的病癥;
中醫護理技術火罐
玉中而集刮痧、艾灸、推拿、點穴、熨燙于一體的中醫護理技術火龍罐綜合灸、平衡火罐則可以疏通經絡、調整氣血,達到平衡陰陽、提升陽氣、祛風除濕的功效。
院內各項中醫藥診療服務在改善亞健康,提高群眾體質方面卓有成效。
今年夏季,各類膏方也備受市民青睞。其藥性較緩和、藥力持久,更適宜體虛患者、亞健康人群和患有過敏性鼻炎、慢性支氣管炎、哮喘、咳嗽、風濕性關節炎等人群和處于疾病恢復期的患者,是“冬病夏治”的重要治療方式之一。截至目前,院內已開出滇藥降脂膏、兒寶膏、益氣健脾膏、肺舒膏、養血健骨膏、酸棗仁煎膏、刺五加煎膏、養血復元膏、祛斑養顏膏等成品(協定)膏方近2700瓶。
深入推進中醫生活化,讓更多人了解中醫藥、認識中醫藥、應用中醫藥,玉溪市中醫醫院將緊緊圍繞玉溪市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目標,全員行動、全面發力,不斷提升醫院的綜合服務水平,為打造民生幸福城筑起健康堡壘,積極助推健康中國戰略目標的實現。